中华传统文化之家规家训 - 朱熹《朱子文集》
3
朱熹《朱子文集》
朱熹《朱子文集》
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谄谀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推此求之,亦自合见得五七分。更问以审之,百无所思矣,但恐志趣卑凡,不能克己从善,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,损者不期近而日亲。
见人嘉言善行,则敬慕而纪录之。见人好文字胜己者,则借来熟看,或传录之而咨问之,思与之齐而后已。不拘长短,惟善是取。
译文
凡是品性忠厚为人忠诚守信,能指出并批评我过错的人,是有益的好友;那些为人谄媚行事轻薄,对人傲慢不庄重,引导人作恶的人,是损友啊。 照这些原则去推求,自然可把握五、七分。加上请教老师和慎重选择,就绝没有错了。只怕你志趣低下平庸,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从善如流,那么有益的朋友就会不期望疏远而日渐疏远,有害的朋友不期望接近却日益亲近。
见到别人有好的言论和好的行为,就表示出尊敬和仰慕,并记录下来,看到别人写出了胜过自己的好文章,就借来熟读,或者把它抄录下来,并向他咨询、请教,想想怎样才能写得和他一样好,写不好就不罢休。不论年长或年少,只要是好的就向他学习。
朱熹,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尊称朱子,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,享祀孔庙,位列大成殿十二哲,朱子是唯一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,是孔子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。
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,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;希望儿子改掉旧习,发奋学习,有所作为;语重心长,发人深醒。
中华传统文化之家规家训相关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(联系邮箱:zx095_service@163.com),带来不便,请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