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讯

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:合纵连横

网络 179
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:合纵连横
成语“合纵连横”是指在各自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通过相互合作和协调,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利益。它也被用来描述政治、经济等领域中的组织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。通常这个成语也会和中国历史上的联合抗敌事件联系在一起。
 
成语“合纵连横”的典故来源于《史记·韩非子》记载的故事。当时的战国时期,赵国为了解除与强大的秦国的战争威胁而联系到了其他六个小国,包括魏、楚、燕、韩、齐、宋,形成了一个“合纵”的联盟。在赵国的外交策略指导下,这个联盟通过“连横”的策略,将所有参与国家的力量和资源充分整合,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阵线,对抗秦国。
 
在这场联盟的战争中,秦国由于受到“合纵连横”联盟的围攻,无法集中兵力分别击败联盟中的各个国家,因此最终被联盟各国击败。这个成语的意义就在于,通过“合纵连横”的方式,各小国相互协作,成功击败了强大的敌人。
 
总之,“合纵连横”这个成语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。它强调的是将不同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起来,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