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02):长歌行
137
长歌行
汉乐府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


古诗释义:
园内的葵和菜茎长得郁郁葱葱,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闪耀。春天洒满了希望,万物呈现繁荣景象。但是人们常担心肃杀的秋天会到来,树叶渐黄,百草凋零。江河湖海奔腾向东,何时才能重回西方?如果年轻的人不及时努力,到老只会悔恨一生。
⑴《长歌行》佚名 古诗:汉乐府曲题。这首诗选自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,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。
⑴《长歌行》佚名 古诗:汉乐府曲题。这首诗选自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,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。
⑵葵:“葵”作为蔬菜名,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七月亨葵及菽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“葵菜古人种为常食,今之种者颇鲜。有紫茎、白茎二种,以白茎为胜。大叶小花,花紫黄色,其最小者名鸭脚葵。其实大如指顶,皮薄而扁,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。”此诗“青青园中葵”即指此。
⑶朝露:清晨的露水。晞:天亮,引申为阳光照耀。
⑷”阳春“句:阳是温和。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,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,都是大自然的恩惠,即所谓的”德泽“。 布:布施,给予。 德泽:恩惠。
⑸秋节:秋季。
⑹焜黄: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。 华(huā):同“花”。 衰:一说读“cuī”,因为古时候没有“shuāi”这个音;一说读shuāi,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《古代汉语》,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,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。
⑺百川:大河流。
⑻少壮:年轻力壮,指青少年时代。
⑼老大:指年老了,老年。徒:白白地。
创作背景:
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。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,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。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,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,内容丰富,题材广泛。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。《长歌行》佚名 古诗是指“长声歌咏”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。
《长歌行》是中国汉代乐府诗歌中的一首长篇叙事诗,作者不详。传说该诗歌是晋代乐府诗人佚名所作,但具体确据并不明确,历史上也有多种版本和流传方式。该诗歌描述了一个村庄被蛮族攻占后,村民逃离故土,经历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迁徙到新的家园的情景。
从史籍记载和文学研究的角度看,这首诗歌可能是汉代文学从南方少数民族口传文艺中吸收、改编、创造而成。它反映了当时汉朝边境地区频繁的战乱和流离失所的人民命运,呈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感和风貌。该诗的写作背景也涉及了汉朝文化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,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。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21):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32):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53):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60):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(联系邮箱:zx095_service@163.com),带来不便,请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