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69):乡村四月
141
乡村四月
宋·翁卷
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

古诗释义:
在山坡田野之间,草木繁茂,充满了生机。稻田里的清水和蓝天白云相得益彰,形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。天空中雨雾缭绕,杜鹃的鸣叫声此起彼伏,整个大地都呈现出喜悦和兴旺的景象。
四月,正是春耕时节,人们没有闲暇,刚刚忙完了养蚕的工作,又要开始插秧了。
注释
山原:山陵和原野。白满川: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。川:平地。
子规:鸟名,杜鹃鸟。
才了:刚刚结束。蚕桑:种桑养蚕。插田:插秧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翁卷所作,名为《乡村四月》。该诗以悠远的山川、春雨和田园生活为主题,表现了浓郁的田园情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宋代时期,尤其是南宋时期,农耕社会经济发展较快,城市中的文化氛围也渐渐地向乡村扩散,许多知识分子纷纷离开城市,来到乡村中寻求自然和宁静。这种状态反映在翁卷的诗中,尤其是这首《乡村四月》中。
诗中的“绿遍山原白满川”描绘了春天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,给人以清新、明亮之感;而“子规声里雨如烟”,则通过听觉描写,将雨和灰色的气息融合在一起,巧妙地表现出了春雨的神韵。全诗气氛温馨恬静,让人感受到一种安逸和美好。
整首诗表现了田园风光和闲适宁静的生活气息,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感悟。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,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追求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。
总之,《乡村四月》是翁卷的代表之作,写作背景与宋代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,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和平、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,反映出宋代文化中田园意识的重要性。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21):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32):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53):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
小学1~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(60):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(联系邮箱:zx095_service@163.com),带来不便,请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