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必懂的经典成语故事及应用:动辄得咎 网络 2023-05-25 22:29 0 动辄得咎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“宫市”敲诈百姓,触怒了唐德宗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“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 动辄得咎 成语注释成语名称:动辄得咎成语拼音:dòng zhé dé jiù成语解释: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辄:就;总是;咎:责备。典故出处: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,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成语例句:小厮因动辄得咎,只得说道:“请问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随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样才好呢?”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八回) 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zx095.com/zx/xx/3936.html 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(联系邮箱:zx095_service@163.com),带来不便,请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