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拼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:置之死地而后生 网络 2023-07-21 21:48 0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,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,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。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,与韩信硬拼,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,士兵们背水一战,越战越勇,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,杀死陈余,活捉刘歇。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成语注释 成语名称:置之死地而后生 成语拼音: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: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 典故出处: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 成语例句:《北史·刘武传》:“军士去家二千里,后有黄河之难,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。” 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zx095.com/zx/xx/8936.html 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(联系邮箱:zx095_service@163.com),带来不便,请见谅